9月5日,泸定发生6.8级地震。
9月8日,蜀工检测集结37名骨干力量组成专业检测队伍,前往泸定地震灾区进行震后桥梁、隧道等结构物安全隐患排查。
9月13日,桥梁、隧道组基本完成任务,测绘组预计还有10天的工作量。
9月8日晚,灾后安全排查队在手机照明中搭建帐篷
决心就是力量 打算吃睡在路上
“好几天没洗澡了,昨天总算洗了个澡”,在泸定已经连续工作6天的俞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他是桥梁检测技术中心桥梁结构分部主任,是这次 “9.5”泸定项目灾后安全排查队37名技术骨干之一。
9月8日下午,安全排查队从成都出发,备足干粮和帐篷,他们下定决心,吃睡都在路上,打算用最快速度完成泸石高速灾后安全检测任务。关于灾区的情况,他们己经通过前线的同事了解清楚,特殊时刻,一切从简,把检测仪器带齐就行。于是,当天出发的8辆车装满的物资除了保障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仪器设备,就是方便面、面包、睡袋等基本生活保障用品。
铺好的帐篷
艰苦不怕吃苦 一切顺其自然
“前线给我们搭建了赈灾帐篷,就近可以到我们的试验室吃饭,也没有想象中艰苦”,1996年出生的测绘技术中心赵康很是乐观。
这次灾后安全排查队里像赵康这样的90后占大多数,其中还有两名00后队员。
隧道内部检测工作中
他们大多是第一次前往震中灾区参加灾后安全排查,谈及第一次经历,他们表示,有家人的担心,也有自己的顾虑,但灾情的严重性的和任务的紧迫性没有多余的时间给他们设想条件和结果。“灾区群众的乐观、坚强无时不刻在感染着我们”,到了现场,看到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不断汇聚泸定,那种强大的凝聚力,消除了队员们最后的一丝忐忑,流露出的都是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大无畏态度。
缺啥不缺勇气 困难迎刃而解
这次检测任务遇到的困难不少,在7天内完成泸石高速灾后在建路段桥梁、隧道检测,施工便道桥梁检测以及施工控制网复测,压力大是大家的共识。
石棉段灾后控制网复测中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除了做安全排查检测工作的准备,还需要其他证明材料,尤其当时成都处于静态管理的状态,很多队员仅仅是“出发”这一个动作都经历了不少挫折,工作证明、社区证明、协调函、通行卡……安全排查队伍去到灾区一线需要多少协调工作,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相关消息,这次泸定灾后救援存在一定难度和危险,出现了近几年没出现过的典型断路、断网、断电情况,加之余震、下雨不断,地质灾害非常严重。
灾后安全排查队员在泸定收到的地地质灾害预警和地震预警
余震不断,他们要在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保证检测数据的快速和准确;道路受损、中断,需要背着仪器翻山越岭;细雨纷飞,阴冷潮湿的帐篷有了寒气,对安全排查队员的心理和身体皆是考验。
虽然条件如此艰苦,但安全排查队靠着白天现场检测,晚上回到帐篷整理数据拟写报告、做第二天工作前期准备的方式,顺利完成了泸石高速灾后安全排查检测任务。
加时赛,打
这次任务面临考验最大的是测绘组,泸石高速全线控制点300个左右,每一个都需要数据复核。测绘组主要负责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复测确认平面坐标高程是否存在位移变化,要确保检测数据全面、准确、有效,为下一步的正常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灾后隧道状况调查
因为受地震影响,施工项目停工,虽然在隧道内部复核数据的时间比施工时会更快,但隧道外部需要考虑的问题却比较多,尤其是遇到余震预警,还要组织排查队员退出现场,避开余震,确保安全的情况才能再次进入开展安全排查,所以,地震对测绘工作的影响相对来说更大。
现在,测绘组完成任务大概还需要10天时间,他们迅速做好了打“加时赛”的准备,干到本月25之后再回成都。
累,但值得
测绘技术中心张建华手机里的核酸检测现场
晚上9点多,安全排查队队员收工来到集体核酸检测点。
眼下的泸定,看不到白天的满目疮痍,灯光中仿佛照射出曾经的烟火气。虽然这个工作任务比平时重,时间比平时长,环境比平时苦,心里想着自己是在为泸定恢复往日安宁平静尽一份力,排查队员们便觉得一切都值得,一切都不算什么。
中秋节当天检测组驻扎地
中秋节,这个代表团圆的日子,好像也在前线被淡忘了。“白天沿途安全排查,晚上回来借着吃饭的机会顺便讨论工作”,这是他们一天的日常;“我们没有其他想法,既然已经来到灾区,力所能及多做一些事情,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安全排查工作,给灾后出行的人们吃上一剂‘定心丸’”,这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检测队员用脚步丈量着泸定的丛山峻岭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几分深情。通过近一周全力以赴的排查,大家对灾区、对泸定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消防员、武警、志愿者,非常辛苦,他们不畏艰险、冲在一线,和他们一起为灾后重建出力,我们和他们一样也充满了力量,也干劲十足”。
石棉段抗滑桩检测
是的,正如我们的安全排查队员所说,你们和冲锋一线的救援人员一样,也是这场抗震救灾战役里的逆行者,也是平凡的孤勇者,一样是挺身而出的无畏战士,一样是站在光里的英雄。